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半数网民悲观保障房说明了什么

发表于2011-06-30
最近,各地方政府正在开展一项“史无前例”的保障房开工率统计和督建工作。太原将开工率目标定在60~70%;武汉要求159个保障房项目10月底前100%破土;北京则下令9月底前全部动工,比国家规定的11月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发表于2011-06-30
如此“比学赶超”背后,是保障房开工率严重不足的现实——截至6月初,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平均开工率仅为34%,下半年形势堪忧。
发表于2011-06-30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半数网民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奇怪,甚至还看淡保障房的保障效益。调查显示,有49.81%的网民认为,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自己基本上不会受益”,43.91%的网民认为“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受益”。
发表于2011-06-30
网民拷问福利制度公平性

“今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不仅是年初中央政府对百姓的承诺,更被视作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然而调查结果却令人颇感沉重——截至6月20日,共有18906位网民参与调查,仅有370人(占2.23%)选择“相信保障房政策对低收入无房居民有很大好处”。

发表于2011-06-30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韩克庆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网民的态度至少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发表于2011-06-30
一是中下阶层社会成员的住房需求保障不足。现行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住房公积金三大住房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不仅未能满足目标受益对象的需求,而且出现了制度无法顾及同时又有住房困难的“夹心层”。
发表于2011-06-30
二是住房福利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配置有失公平,实际运行中存在严重的福利功能错位现象。例如,经济适用房政策本来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设定的,但大量此类困难户却因经济适用房面积过大、价格过高而“望楼兴叹”,而部分高收入者却通过权力寻租将其作为了二次置业的首选。
发表于2011-06-30
同时,不少人也对保障房缓解高房价提出了质疑。调查中,认为保障房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问题的网民仅占2.54%,有33.91%的网民表示“只能部分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另有25.99%的网民认为“取决于保障房建设的力度”。
发表于2011-06-30
在一些专家眼中,保障房是政府对付房价飙涨、住房紧张“所能做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事情”。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全国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希望通过“商品房+保障房”的双轨设计帮助普通中国人圆买房之梦,也在房地产业隐现衰退迹象之际为中国经济提供一种缓冲。
发表于2011-06-30
“然而,制度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韩克庆指出,现实制度安排已造成公共福利向既得利益阶层倾斜的趋向,制度整合与资源整合面临难题。他举例说,廉租房制度与低保制度挂钩,而单项住房福利政策却无法互通、互联、互补,无法提供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住房福利动态供应的选择机会,充分说明现行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的断裂性特征。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