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产商雇“托儿”假抢购是大片还是闹剧

发表于2009-04-08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八里庄的一个居委会里,张大妈近日又开始忙起来了,同往年一样,她又接受了东四环几个待销楼盘的邀约,组织一批老年人到几个售楼中心“签约”,一天管吃喝还净挣50元。

在这虚假消费蛊惑的背后,起码有两点“信息”值得梳理:其一,如今的楼市并不像一些专家和房产商宣传的那样,“已经回暖”了、“降到底部”了,而是相反;其二,房产商之所以会无良到雇“托儿”诱导的程度,因为这种办法虽然看上去很弱智但却有实效。

其实,房价到底高不高,降还是涨,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消费判断——买不买房,取决于消费理性,而不是房产商的宣传或者是市场的表象。然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乐于 “跟风消费”,见围观的人多便以为“捡了便宜货”,急不可耐地掏腰包。无论是马路上某些小贩的“托儿”,还是房产商的“托儿”,看中的正是这种盲目浮躁的消费欲望。

谈及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都在诟病房产暴利、民生利益为经济发展的GDP车轮所绑架……其实,不用套用经济学理论,人类的基本理性就能告诉我们,如果不是有强大的购房需求作为基础,房产暴利根本就不能产生。回过头来想一想,正是全民跟风购房的狂热风潮,从而让畸形的市场更不理性、高涨的房价始终降不下来。

民众通过为政府建言献策来实现公共监督的欲望,这是政治的民主;同理,消费者可以通过理性消费来维护“市
场的民主”。可在当今的房市,“市场的民主”何在?明明可以通过降价就能刺激起消费需求,实现房产行业的繁荣,但房产商们却偏偏就抱住暴利不撒手;一边骂现有的房价贵,一边却又让自己沦为痛苦的房奴——如此种种迷局和怪象,究竟是资本太强势、太霸道,还是消费者太“乌合之众”了?

资本在利益驱动下行无良的消费欺诈,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悲的是,我们屡屡会无意识陷入炒作中充当道具,将一幕荒谬的闹剧推向了大片的热卖舞台。
发表于2009-04-09
 这种事也能作假,现在谁还相信啊!
发表于2009-07-1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