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官员缘何被“莫须有”罪名敲诈?

发表于2013-03-12

由于网络舆情健康“大杀器”,删帖已经[url=http://www.6tie.com/shop/27296]医疗[/url获的一起网络犯罪案件,更让人不得不佩服骗子的“高智商”。一男子创办化州论坛,注册若干马甲,编造领导干部负面新闻,借以逼受害人出钱删帖,竟能屡试不爽。

自创网站、编造新闻、坐地收银,这种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而实施的新型犯罪,究竟是构成敲诈勒索罪还是诈骗罪,可能还有待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专业判断;但这种成本小、风险低、获利大、定性难的犯罪演化趋势,无疑值得高度关注。有一点我们需要从中反思:犯罪嫌疑人为何锁定领导干部为目标?官员的“负面新闻”又缘何能成他们犯罪的工具?多位被“负面”的官员乖乖就范,既然是“莫须有”的负面新闻,官员们为何要花钱删帖而不去寻求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犯罪嫌疑人之所以将目标锁定领导干部,大概是摸准了一些官员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官员的“不自信”。

当然,被骗的官员本身也是受害人,在弥补其心理缺陷、防止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的同时,我们还应将个案置于网络犯罪的大背景中来审视。据了解,化州论坛创办人起初并非专门为敛财,只是希望先用负面消息聚拢人气,没想到得到了意外之财,由此发展为出台删帖收费标准、发行月卡打折的惊人地步。而在这一步步的犯罪发展过程中,网络监管的缺失客观上也难辞其咎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