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买房艺术 教你几招自住型“购房攻略”

发表于2009-11-05
     在“5·11”新政给成都楼市下过一场唤醒理性的及时雨后,人们对买房子这门艺术调动了更多的脑细胞。正如一位房地产专家所言,买房的智慧包含着对政策、行情、时机的准确把握,冷静且善于思考的自住型买家较之冲动消费者,更可能实现居住利益的最大化。
    不卖关子了,到底怎么个买房法,还是听楼市群英教你几招!
发表于2009-11-05
   攻略一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近一年多来,开发商已经习惯带给普通消费者不惊人不罢休的高房价,房屋的高性价比往往难以实现。为了追逐心中的居住天堂,真有不少钱包平平的市民敢于住房“奢侈消费”,然后在新房子里嚼着咸菜泡面“享瘦”。
发表于2009-11-05
   何苦呢?!在研究房地产多年的专家安居眼里,买房的月供款不宜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否则,这个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就极可能要被购房所累。“在新政效力逐渐显现的后‘5·11’时期,开发商会更加尊重自住型购房者的感受,房子的性价比也会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安居说,当前中等收入的购房者在解读楼盘广告时,更没有理由轻易为“尊贵”、“精品”等字眼所动,如果发现周边配套越来越成熟的城东有房价合理的楼盘,又何必一味去推崇房价相对偏高的城南、城西呢?归根结底,房子是用来自己住的,抱着追求居家幸福的目的,要是绷着面子透支一套“豪宅”,拿来给亲朋好友炫耀,却倒给了自己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对普通自住型买家来说,这是一条有良心的经典广告语。
发表于2009-11-05
  攻略二
    现在买品牌楼盘仍可升值
    难道“5·11”新政给成都楼市带来一朵疑云,让自住型购房者只能彷徨观望?著名房地产营销策划人杨健鹰可不是这么看。“买房自住,现在就是难得的好时机嘛!”杨健鹰扳起指头,列举了三大原因:
发表于2009-11-05
 首先,开发商背负着新政的压力,在短期内拉高房价涨幅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是没有可能!不仅如此,有的开发商还会把各项优惠措施用足,刺激楼市———购房者在此时下单,可以享受到很多实惠。其次,新政逼得成都房价凄然下跌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指望从“降价远景”里省钱的观望者,如意算盘几乎注定要落空!再次,这次宏观调控的效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减弱。在半年到一年以后,成都楼市必然回暖,大多数开发商的优惠活动也会告一段落。自住型购房者再享受实惠,没这么容易了吧?反之,现在下单品牌楼盘的购房者,届时等来了房价的升温,其物业升值就几乎是必然了。
发表于2009-11-05
   “现在这个微妙时期,购房者掌握了久违的‘主动权’,该下单时就别犹豫了吧!”杨健鹰在确认“购房良机”的同时,还向自住型购房者献计说,现在要买就买品牌开发商的楼盘。因为在大品牌的背后,极少有合同陷阱和置业纠纷,能让购房者的神经免遭不诚信开发商的折磨,从而保证居住质量和愉快心境。
发表于2009-11-05
 攻略三
    选择户型眼光放长远
    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户型才好呢?从事楼盘营销多年的曾林小姐认为,自住型购房者当然得先看看自己是单身贵族、三口之家,还是四代同堂。
    一室一厅小户型适合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独居,可说是过渡性房子。但房地产新政把投资者热衷的小户型推上了尴尬的位置。所以,现在年轻人购买小户型就要考虑以后是否易于出售的问题了。
发表于2009-11-05
   三口之家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两口都适合两居室。这类户型一般在90平方米左右,总价不算高,本身就更贴近于自住型购房者。两居室未来用于出租比较容易,出售的行情也在渐渐看好。
    小康家庭更适合三居室。家有老少三代,每代人“分配”一间居室;若是两代三口人,还可以空出一间作客房。由于纯粹的投资者偏少,“5·11”新政对三居室户型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发表于2009-11-05
  攻略四
    挑个合适的还款法
    “5·11”新政让商业银行发放个人房贷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投资客得到房贷的难度大了,而自住型购房者成为了受欢迎的对象。可是打算买房自住的你留意过吗?各种不同的还款方法,适合不同的人群哦!银行人士的分析,不妨听听。
    第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它的突出优点在于借款购房者可以准确掌握每月的还款额,缺点是利息支出总额相对较高。适合收入稳定、预期收入变化不大、购房用于自住的人群。
发表于2009-11-05
  第二种叫做等本金还款法(即递减还款法)。还款中的利息支出相对较少,但前期的还款压力比较大。适合目前收入较高,但预期收入不太确定的自住型购房者。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