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廉租房难题待解:资金压力大 动态管理难执行

发表于2009-11-04

  
   本刊记者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等地采访了解到,当前部分城市在廉租住房建设与配租工作中,面临入住居民迁出难、土地划拨周期长、建设资金压力大、建设和保障模式难选择、缺乏机构和立法保障等难题。

   部分基层房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进一步研究、完善廉租住房建设与配租的相关政策,加快住房保障制度立法和管理机构建设步伐,以促进廉租住房保障制度顺利实施。

发表于2009-11-04
 动态管理难执行

   光滑的地板砖、崭新的窗帘、油亮的茶几……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世纪新村小区,本刊记者一走进低保户张建辉家的廉租房,立刻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发表于2009-11-04
   2008年底通过资格审核、公示等程序后,张建辉一家搬进了这套49平方米的廉租房。57岁的张建辉说:“虽然小点,但比以前租的旧瓦房强多了。”
发表于2009-11-04
  随着各地廉租住房建设、配租规模扩大,近年来,与张建辉一样住上廉租房的群众迅速增多。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张晓敏说,目前全市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的居民为4965户,但是到2009年底,已建、在建的廉租房将接近5000套,因此近几年内呼和浩特市实物配租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发表于2009-11-04
   随着配租户增多,入住居民迁出难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张晓敏说,按照动态管理的规定,收入超出廉租住房保障线的家庭不得再享受补贴或配租待遇。停发补贴容易操作,但让居民迁出廉租房却很困难。2006年启动实物配租制以来,虽然部分家庭的收入明显增加,呼和浩特市却没能迁出一户。
发表于2009-11-04
   她说,动态管理难执行,廉租住房可能成为政府的投资“黑洞”,社会保障效用也将打折扣。然而,实行租售并举或共有、限制产权的模式,又不利于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发表于2009-11-04
  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刘巍淇说,为有效实施动态管理,青岛市规定住户必须同廉租住房保障部门签合同,收入每半年审核一次,凡收入超标的住户必须迁出,否则将上调租金或交法院处理,但执行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发表于2009-11-04

   资金压力大

   建房得经过立项、规划、征地、施工等过程,与单纯发补贴相比,不仅手续繁杂,还得耗费更多的时间。张晓敏说,以划拨土地为例,呼和浩特市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大部分位于城郊,如果占用村集体的土地,只有将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地方政府才能划拨。

发表于2009-11-04
 此外,如果占用耕地,还须层层审批,要走完这些程序,至少得半年时间。2008年至今,呼和浩特市仅有1个项目在半年内办完了手续。
发表于2009-11-04
  由于建设廉租房一次性投入大,部分地区还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包头市房产管理局廉租科科长黄国明说,今年包头市有15338户居民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全年的补贴总额约为2500万元。相比之下,包头市今年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019套、17.7万平方米,投资额高达2.33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