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里口山风景名胜区 城区旅游握指成拳

发表于2014-03-27


    ◎记者 邹良丽

    区域前瞻

    环翠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林红玉: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体化打造、一体化开发里口山的决策非常英明。从区域环境看,环翠区历经多次区划变动,主城区与郊区各镇已经出现“隔离”,协同发展的作用受到影响。此次的经济区划调整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同时,通过新城区的拓展,也能强化主城区效应。这是全市市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环翠区提升经济规模、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在此次调整中,环翠区重点负责开发打造里口山风景名胜区,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区域的发展寄予厚望。环翠区将依托里口山山脉资源,将华夏城、仙姑顶、广福寺等景区及正在建设的侨乡海上看威海、温泉风情小镇等项目连成一线,深度挖掘整合市区旅游资源,打造威海市城区以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为功能的城市现代服务业主板块;将进一步夯实主城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中心地位,以打造金融商务中心为龙头,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等各类城市业态,把我区建设成全市的金融服务集聚区、高端商务集聚区、新兴服务业示范区。同时,环翠区正进一步整合张村、羊亭各类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全力推进羊亭工业新区拓展延伸,向北与张村镇相向对接,着力打造科技产业园,成为城市西部与双岛湾科技城对接的重要功能区,形成二、三产业互动,整体提升环翠区西部区域,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产业工业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区域构想

    ●区域规划

    以张村、温泉、羊亭及竹岛、环翠楼、嵩山办事处6个镇、办为主体,规划控制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范围为威石路及成大路以北、双岛湾科技城以东、世昌大道以南、统一路以西,包括张村镇、嵩山办事处全部区域及竹岛办事处、环翠楼办事处、羊亭镇、温泉镇部分区域。其中,规划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范围为成大路以北、环山路环绕里口山区域,主要包括华夏城风景区、仙姑顶风景区和广福寺风景区。

    ●战略定位

    依托里口山独特区位优势,65平方公里的山脉资源,有效承接西部双岛湾、东部滨海新城,南部工业新区,北部老城区,兼顾休闲游览,加快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新老城区集休闲旅游度假娱乐健身养生餐饮于一体的现代旅游新模式。

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资料片

    小山村的大愿望

    横贯威海城中心的里口山,山清水秀,如同镶嵌在威海城区的一块“宝石”,硕大、翠绿。一个名叫王家疃的小山村和姜家疃、刘家疃、福德庄村一起,被点缀在这万亩绿翠林区的西南角。

    背靠万亩森林这一天然优势,顺山沿河而建的王家疃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展蟠桃种植。如今的王家疃村桃树漫山遍野,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到里口山看桃花”“去里口山吃蟠桃”早已流行起来。

    村路上、院门前,王家疃的农家摆起了小摊,山里的果实让山里人的腰包鼓了起来,无污染的应季水果蔬菜、山上的奇石异草,也都成了城里人眼中的稀罕物。观光农业在里口山小成气候。

    沾了旅游的边,小菜园小果园也能生出金娃娃。王家疃村村支书刘伟瞅准了旅游的门道。当广福寺选址时,他主动请“佛”落脚王家疃。今年5月份,广福寺落成,向社会开放。里口山的人气更旺了。

    对里口山旅游的开发,各级都很重视。刘伟告诉记者,为了完善广福寺周围的基础设施,政府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开通环山公路。如今,沿着干净的马路过王家疃,看着斑驳的老房,听着潺潺的水声,再闻一闻满山的花香,恍惚置身世外桃源。

    经济区划调整,里口山综合开发成了市级战略。刘伟高兴地表示:“市里重视,开发强度、投入力度肯定更大;区域延展,周边旅游项目肯定更多,对游客的吸引力必然更强了。”

    南葛拉村村支书戚其勇这些日子也喜不自禁。

    南葛拉村在此次经济区划调整中被划归环翠区,纳入里口山大开发。位于里口山东侧的南葛拉村,百十户的人口,村里耕地不多,传统农业项目发展不起来,自家发展采摘游又势单力薄。

    2010年底起,南葛拉村自发调整山地近四百亩,通过成立村合作社,并与镇企业发展公司合作,借助村企合作模式,统一发展各类果树种植等项目。当年就栽种了40亩的无花果、40亩的板栗和苹果,今年这几样水果和干果都到了成熟期,仅无花果一项就收入10万元左右。

    “如果跟里口山大景区的采摘游结合起来,形成气候,我们的收入肯定翻倍。”戚其勇说。“被纳入‘大里口山’开发建设之后,发展农业采摘、休闲游等方面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组团营销效果会更好。”戚其勇对里口山的综合开发充满期待。

组团出击奏响最强音

里口山王家疃新建的旅游观光路。 记者 夏志忠 摄

    刘伟的梦想,环翠区在里口山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已经考虑到了。

    规划发展好广福寺景区是里口山开发利用的一部分。

    在环翠区对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想中,里口山整体成为一个旅游综合体,依托里口山山脉资源,将仙姑顶、华夏城等景区及正在建设的温泉风景小镇南北连成一线。

    这样一来,以里口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环翠区,其发展腹地更大、羽翼更加丰满,重要位置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北靠老城区、南接工业新区、东至东部滨海新城、西邻双岛湾科技城。

    在环翠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林红玉看来,经济区划调整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深度挖掘整合市区旅游资源,从而让城区依里口山而建的各景区“握指成拳”,打造威海市城区以休闲旅游、商业金融为主体的城市现代服务业主板块。

    机遇面前,环翠区一边完善规划,一边展开相关工作。开发建设思路初步确定:突破现在的华夏城景区,加快发展仙姑顶景区,规划发展广福寺景区,快速推进侨乡海上看威海和温泉风情小镇项目建设。

    思路既定,刘伟和戚其勇愿望的实现就有了时间表。

    据了解,里口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策划方案正在抓紧制定;现有土地林地可开发用地的摸底工作全面启动;现有景区加快开发建设。包括突破华夏城景区,建设“神游海洋”海洋馆等项目,争取5A景区;加快发展广福寺景区、侨乡海上看威海旅游项目,争取明年5月底前新船投入运营。加快集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温泉风情小镇建设,争取10月底前全面施工。

    林红玉表示,开发建设好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优化整合区内各景区资源,真正达到合力发展的效果。

    环翠区计划设立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区内开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他们计划在新的机构设置中设立旅游开发促进局,着重对区内各景点实行行业管理,整合营销,全力为区内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在林红玉的设想中,明年上半年完成整体规划和营销方案,加快推进景区建设,使里口山景区初具规模;争取到2015年,年游客达500万人次,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区重要旅游休闲度假板块。

    通过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环翠区着力打造的金融服务集聚区、高端商务集聚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当然,环翠区从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中获益的并不仅仅是服务业。

    林红玉认为,以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的打造为契机,环翠区正进一步整合张村、羊亭各类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扩张提升张村机械电子产业园,全力推进威海羊亭新能源汽车新产业园区,建设科技产业区,形成城市西部与双岛湾科技城对接的重要功能区,形成二、三产业互动、一体发展大格局。

    如今,在环翠区西部,羊亭镇西部科技产业园主体框架已经拉开;张村镇正在通过挖潜、提升,进一步清理盘活现有三大工业组团的闲置资产,实现土地二次开发。

    各大景区“龙头”高昂

仙姑顶景区。 资料片

    依托里口山建设的华夏城、仙姑顶、广福寺等现有景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华夏集团倾力打造的“华夏城旅游风景区”,在经过几年的市场锤炼后,如今已经走到了高昂龙头的阶段。而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华夏城申报“5A景区”的进程。据华夏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融入大里口山为契机,华夏城将根据“5A景区”要求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建华夏禹王宫、人防科技体验馆,并做好海洋科技馆的开工准备。

    距华夏城不远的仙姑顶,也是依托里口山而建的市区重要旅游景区。自2010年开业至今,仙姑顶一直处于不断完善提升的成长期。目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景区将在丰富产品上做足文章,以娱乐项目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观光游览项目。

    和仙姑顶有条小山路相连的广福寺景区二期工程还将进一步扩容,借里口山综合开发之东风,广福寺周边的福德庄村佛顶文化、姜家疃村的邓家寨起义、王家疃村的董氏山庄等资源都将被进一步开发出来。更有人大胆预测,如果修建仙姑顶和广福寺之间的山路,届时,从仙姑顶至广福寺之间将会形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期间不但可以感受以仙姑顶为核心的道教文化、以广福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还可以感受里口山周边各村的胶东民俗,里口山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环翠区重点打造的侨乡海上看威海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原有的“嘉德威号”豪华游轮运营的同时,侨乡集团又斥资建造“侨乡1号”豪华游轮,游轮将于明年五一开业起航,通过刘公岛环岛游、经区-环翠区-高区、威海-成山头、威海-蓬莱-青岛四条特色航线,为威海市增加了新的旅游亮点。

    市区几大景区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责无旁贷承担起了大景区的龙头带动责任。

    数年后,经过重新打造的威海世外桃源——里口山,将以“大里口山”的崭新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上一页|1|
/1页